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,欧美日韩亚洲有码,日本一区二区久久,久久精品久久精品

  • <ul id="ieuqt"></ul>
    1. <td id="ieuqt"><tbody id="ieuqt"></tbody></td>
    2. <div id="ieuqt"><listing id="ieuqt"><noframes id="ieuqt"></noframes></listing></div>
      【茶葉標準化③】2018年新版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的主要變化有哪些?
     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      下載APP 下載APP
     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      一頭大象-普洱茶

      【茶葉標準化③】2018年新版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的主要變化有哪些?

      2018年6月1日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代替GB/T 23776-2009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正式實施。

      ?

      與GB/T 23776-2009 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相比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有一些主要技術變化,還有一些編輯性修改。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——

      ?

      審評條件方面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與舊版相比修改了“審評條件”中的“4.1環(huán)境?部分。新版修改為“應符合?GB/T 18797?的規(guī)定(茶葉審評環(huán)境方面,2012年出臺了?GB/T 18797-2012《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》,里面有具體評茶環(huán)境方面的細化要求。)

      ?

      新版審評方法中符合GB/T 18797-2012《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》的主要審評環(huán)境要求如下——

      茶葉感官審評室應建立在地勢干燥、環(huán)境清靜、周圍無異氣污染的地區(qū)。審評室內應空氣清新、無異味,溫度和濕度應適宜,室內安靜、整潔、明亮。

      審評室墻壁和內部設施的色調應選擇中性色,以避免影響對被檢樣品顏色的評價:a)墻壁:乳白色或很淺的灰色;b)天花板:白色或接近白色;c)地面:淺灰色或較深灰色。

      采光方面,要求室內光線柔和、明亮,無陽光直射,無雜色反射光。其光源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。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審評設備方面

      ?

      ?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與舊版相比修改了毛茶、成品茶與烏龍茶審評碗的尺寸增加了附錄A(資料性附錄)評茶標準杯碗形狀與尺寸示意圖。

      新版審評方法中的評茶標準杯碗以及尺寸示意圖(部分)如下——

      1.初制茶(毛茶):分為杯、碗兩種。杯呈圓柱形,具蓋,蓋上有一小孔,與柄相對的杯口上緣有三個呈鋸齒形的濾茶口。(具體見下圖)

      2.精制茶(成品茶):分為杯、碗兩種。杯呈圓柱形,具蓋,蓋上有一小孔,與杯柄相對的杯口上緣有三個呈鋸齒形的濾茶口。(具體見下圖)

      3.烏龍茶:杯呈倒種形,具蓋。(具體見下圖)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審評內容方面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取樣方面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與舊版相比修改用于外形審評的茶樣數量,由舊版的“取樣兩份每份200g~300g”修改為新版的“取樣兩份每份100g~200g”。

      ?

      ?茶湯制備方面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將舊版中“茶湯制備方法與審評順序”修改為“茶湯制備方法與各因子審評順序”,并將舊版上述部分中涉及的c)黑茶與緊壓茶”修改為“5.3.2.3?黑茶(散茶)和“5.3.2.4?緊壓茶

      新版審評方法中有關“黑茶”及“緊壓茶”的茶湯制備方法分別如下——

      5.3.2.3 黑茶(散茶)(柱形杯審評法)

      取有代表性茶樣3.0g或5.0g,茶水比(質量體積比)1:50,置于相應的審評杯中,注滿沸水,加蓋浸泡2min,按沖泡次序依次等速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,審評湯色、嗅杯中葉底香氣、嘗滋味后,進行第二次沖泡,時間5min,瀝出茶湯依次審評湯色、香氣、滋味、葉底。結果湯色以第一泡為主評判,香氣、滋味以第二泡為主評判。

      5.3.2.4 緊壓茶(柱形杯審評法)

      稱取有代表性的茶樣3.0g或5.0g,茶水比(質量體積比)1:50,置于相應的審評杯中,注滿沸水,依緊壓程度加蓋浸泡2min~5min,按沖泡次序依次等速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,審評湯色、嗅杯中葉底香氣、嘗滋味后,進行第二次沖泡,時間5min~8min,瀝出茶湯依次審評湯色、香氣、滋味、葉底。結果以第二泡為主,綜合第一泡進行評判。

      從上述修改來看,新版的技術變化主要在于緊壓茶的茶湯制備方法,做出修改的主要是“稱取”、“浸泡時間”、“第二次沖泡時間”以及“最終結果評判”這三方面。

      ?

      審評結果與判定方面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在合格判定的評分部分里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與舊版相比修改了“表 2 各類成品茶品質因子”中的緊壓茶與袋泡茶審評因子,將緊壓茶與袋泡茶的整碎、袋泡茶的色澤品質從審評因子中刪掉了。

      ?

      上圖為新版的“各類成品茶品質審評因子”表,用紅色框標注的是相比舊版有修改的部分。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在品質評定的結果計算部分里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與舊版相比修改了緊壓茶的外形、湯色、香氣、滋味和葉底的評分權數。將舊版的評分權數“25%、10%、25%、30%、10%”修改為新版的“20%、10%、30%、35%、5%”。

      上圖為新版的“各茶類審評因子評分系數”表,緊壓茶的評分系數相較舊版有所修改,減少了“外形”和“葉底”這兩部分的評分權數;相對的,增加了“香氣”和“滋味”這兩部分的評分權數;除此之外,“湯色”的評分權數保持不變

      [具體的審評結果計算公式及評定方式請閱讀上期內容:【茶葉標準化②】茶葉感官審評(條件、方法及結果判定)]

      ?

      ?


      稱謂方面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

      ?稱謂方面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與舊版相比在審評因子的表述中刪除了“名優(yōu)茶”的稱謂,只保留了“初制茶”與“精制茶”這兩類。

      新版中有關審評因子的表述如下——

      5.2.1 審評因子

      5.2.1.1 初制茶審評因子

      按照茶葉的外形(包括形狀、嫩度、色澤、整碎和凈度)、湯色、香氣、滋味和葉底“五項因子”進行。

      5.2.1.2 精制茶審評因子

      按照茶葉外形的形狀、色澤、整碎和凈度,內質的湯色、香氣、滋味和葉底“八項因子”進行。

      ?同時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與舊版相比刪除了“名優(yōu)綠茶”、“普通(大宗)綠茶”的稱謂,改為“綠茶”

      ?

      ?附錄方面,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與舊版相比刪除了原附錄A(資料性附錄)中的部分術語,并將舊版的附錄A修改為附錄B。(新增的附錄A為評茶標準杯碗形狀與尺寸示意圖。)

      ?

      新版附錄中,進行了一些用詞上的刪改,包括——

      修改了部分術語,如:“外形”品質特征評語中的“較細嫩”改為“較嫩”;

      刪除了部分術語,如:“香氣”品質特征評語中的“嫩香”被刪除;

      添加了部分術語,如:“滋味”品質特征評語中的“濃醇鮮爽”為新添加。


      參考資料:GB/T 23776-2018 《茶葉感官審評術語》及?GB/T 23776-2009 《茶葉感官審評術語

      ?